在 Redis 集群中,数据被分片存储在多个节点上,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数据。为了根据键定位到对应的节点,Redis 集群使用了一种基于哈希槽(Hash Slot)的分布式算法。以下是具体的实现原理和步骤:
1. 哈希槽(Hash Slot)
- Redis 集群将所有的键空间划分为 16384 个哈希槽(编号从 0 到 16383)。
- 每个键通过一个哈希函数映射到一个特定的哈希槽上。
- 哈希槽的分配是均匀的,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哈希槽。
2. 键到哈希槽的映射
- 对于一个给定的键,Redis 使用 CRC16 算法计算其哈希值,然后对 16384 取模,得到该键对应的哈希槽。
- 公式如下:
slot = CRC16(key) % 16384
- 例如,键
user:123
的 CRC16 哈希值为12345
,那么它对应的哈希槽为:slot = 12345 % 16384 = 12345
3. 哈希槽到节点的映射
- Redis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哈希槽,集群通过配置信息(cluster nodes)来维护哈希槽与节点的映射关系。
- 当客户端连接到集群时,它会获取集群的配置信息,包括每个节点负责的哈希槽范围。
- 例如,假设集群有三个节点 A、B、C,它们负责的哈希槽范围如下:
- 节点 A:0 – 5460
- 节点 B:5461 – 10922
- 节点 C:10923 – 16383
- 客户端根据键计算出的哈希槽,查找对应的节点。
4. 客户端定位节点的过程
- 客户端首先计算键的哈希槽。
- 客户端根据哈希槽查找集群配置信息,确定负责该哈希槽的节点。
- 如果客户端已经缓存了集群配置信息,则直接向对应的节点发送命令。
- 如果客户端没有缓存集群配置信息,或者配置信息已过期,则向任意一个节点发送命令,该节点会返回
MOVED
重定向错误,包含正确的节点信息。 - 客户端根据
MOVED
错误中的信息,更新集群配置,并重新发送命令到正确的节点。
5. MOVED 重定向
- 当客户端向错误的节点发送命令时,该节点会返回一个
MOVED
错误,格式如下:MOVED <slot> <ip>:<port>
- 其中
<slot>
是键对应的哈希槽,<ip>:<port>
是负责该哈希槽的节点地址。 - 客户端根据
MOVED
错误中的信息,更新集群配置,并重新发送命令到正确的节点。
6. ASK 重定向
- 在集群进行重新分片(resharding)时,部分键可能正在迁移中,此时客户端可能会收到
ASK
重定向错误。 ASK
错误的格式如下:ASK <slot> <ip>:<port>
- 客户端根据
ASK
错误中的信息,临时向指定的节点发送命令,并在命令前加上ASKING
指令。
总结
在 Redis 集群中,通过哈希槽的机制,键被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节点上。客户端通过计算键的哈希槽,并根据集群配置信息定位到对应的节点。如果客户端发送命令到错误的节点,集群会通过 MOVED
或 ASK
重定向错误,引导客户端找到正确的节点。这种设计使得 Redis 集群能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分布和请求路由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